孤独症谱系理论:孤独症早期发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08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35

孤独症谱系理论:孤独症早期发现的研究插图-西米明天

来 源:中国医疗前沿 2011年9月 第6卷 第18期

作 者:姚丽 贾美香 黄慧桃 王伟烈 刘丽丽 王秀华

作者单位 :163001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姚丽、黄慧桃、王伟烈、刘丽丽、王秀华);100191 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贾美香)

作者简介:姚丽(1977-),女,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yali-2002@163.com

通讯作者:贾美香,主任医师。Email:jia-mx@163.com

【摘要】 目的 通过对0-7岁儿童进行气质量表测试,成功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对孤独症儿童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宝贵时间,使孤独症儿童能够较好的融入主流社会,有效减少了孤独症儿童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方法 首先对52名0-7岁孤独症儿童进行气质量表测试,发现其在活动量、适应性、坚持度、反应阈四个因子方面存在明显异常,之后对来本院就诊232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气质量表测试,最后经由专科医生确诊评定效果。结论 成功早期发现了孤独症患儿。且该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孤独症;气质;早期发现

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1.18.0003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52(2011)18-0005-01

Early dete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clinical research

YAO Li*, JIAQ Mei-xiang, HUANG Hui-tao, et al. *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field, Daqing 163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y temperament of children aged 0-7 scale test, the success of early dete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Methods The first, 52 children 0-7 years old autistic temperament scale test found in activity level, adaptability, insist degree, the reaction threshold four factors are obvious exceptions. The second, after 7 years of age 232 children temperament scale are tested in our hospital, and finally confirmed by a specialist assessment results. Conclusion The success of early detection of autism in children.

【Keywords】Autism; Temperament; Early detection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国内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儿童孤独症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1]。该病早发现早干预是影响孤独症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通过对52例0-7岁孤独症儿童进行气质量表评定,发现在活动量、适应性、坚持度、反应阈存在明显异常 ;之后对来本院就诊的可疑儿童进行气质量表测定,成功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照组 :2008年12月-2009年3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52例0-7岁孤独症进行气质量表评定。其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ICD-10和美国精神疾病手册(第四版)(DSM-Ⅳ)。由父母及其直接抚养人共同填写该气质量表,并对其性别、年龄、气质类型、并对活动量、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反应阈9个因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活动量、适应性、坚持度、反应阈四个因子异常较有意义。实验组 :对2009年3月-2011年9月对来本院就诊的7岁以下可疑儿童进行气质量表测试,发现在活动量、适应性、坚持度、反应阈4个因子异常的儿童进行孤独症诊断。

2 结果

2.1 对照组

在52例孤独症儿童中,其中男42例,女10例,男 女=4.2 1。就诊最小年龄者为1岁8个月,最大年龄者为7岁,平均年龄为4岁2个月。其中对该量表的9个因子分析如下 :⑴活动量因子 :活动量大,喜欢跑动,难以安静做事26/52,占总数50% ;活动量轻度增多22/52,占42.31% ;活动量小4/52,仅占总数7.69%。⑵适应性因子 :较难适应24/52,占总数的46.15% ;轻度偏离28/52,占总数的53.85%。⑶坚持度因子 :听话,易受劝告,做事无恒心,遇一点挫折放弃24/52,占总数46.15%。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成绩好,但也固执不听话4/52,占总数的7.69% ;轻度偏离24/52,占总数46.15%。⑷反应阈因子 :敏感性较低,对感觉此高彼低,不善察言观色23/52,占总数44.23% ;对刺激敏感性高,对感觉刺激此高彼低,善察颜观色3/52,5.77% ;轻度偏离26/52,占总数50%。孤独症儿童中50%的表现出活动量大,难以安静做事,46.15%表现为适应性差,46.15%表现为坚持度差,44.23%表现为敏感度低。上述4个因子异常明显。

2.2 实验组

在来本院就诊的232例7岁以下可疑儿童中,经气质量表测定发现其中活动量、适应性、坚持度、反应阈4个因子均异常儿童1例,确诊1例,孤独症确诊符合率达100% ;其中3个因子明显异常儿童15例,确诊14例,孤独症确诊符合率93.75%,2个因子明显异常儿童48例,确诊30例,确诊符合率达62.50%,1个因子明显异常儿童84例,确诊21例,孤独症的确诊符合率为25.00%。例外有84例异常因子不含有上述4个因子。在确诊的66例儿童中,男48例,女18例,男 女=2.67 1。其中,确诊年龄最小者为2岁4个月,最大年龄者为6岁,平均年龄为4岁6个月。

3 讨论

20世纪80-90年代孤独症患病率调查的报道较多,许多文献报道超过10/104,甚至高达60/104,孤独症已不再认为是罕见疾病了[2]。孤独症患儿在14月龄时大约有一半的患儿表现出社会交往障碍,14-24月龄之间沟通学习方面没有任何显著的进步[3]。心理学研究表明,0-5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此时施以及时、适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制的重新组合、有利于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和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4]。因此孤独症患儿干预矫治在2-5岁时最有效,早期接受科学综合的干预治疗,残疾的程度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错过这个最好时机将会遗憾终生[5]。我们做出的研究结果发现,其早期就诊平均年龄为4岁多,训练的最好时机稍纵即逝。因该病会伴随患儿一生,故早期诊断指导其进行干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在活动量、适应性、坚持度、反应阈4个因子方面存在明显异常,我们可以从《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3版)》找到解释。孤独症儿童大多有活动过度,如 :来回踱步、奔跑。在人际交往方面,其对集体游戏不感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与周围环境缺乏交往,缺乏响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映。孤独症患儿不会恰当地运用目光的注视、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人交流 ;使其对外界变化反映敏感性低,不善察言观色。孤独症儿童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言语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即使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也不常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及应对简单 ;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词或不时发出怪声,使其表现出适应性差,较难融入周围环境。Rapin等[6]亦认为,早期识别孤独症特征性的社交缺陷是提高诊断可能性的关键。同时我们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进入陌生环境中,如进无人之地,碰到障碍物就绕开,不理不看,他想要取某物件时,对突然出现障碍物,也不用觉得有什么异常,只是躲开,去寻求其它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坚持度方面看到的,他们易改变自己的活动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孤独症行为与孤独症儿童的气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验研究证明,我们应用气质量表早期发现了孤独症儿童,为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了宝贵时间,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Fombonne E.Epidem iological Surveys of autism and Othe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n update[J].J Au-tism Der Disorder,2003,33(4):365-382.

[2]樊越波,揭晓锋.孤独症患病率回顾[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 16(4):439.

[3]邬方彦,周文浩,徐秀.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23(3):161.

[4]李 雪 飞.自 闭 症 儿 童 的 早 期 干 预[J].上 海 大 众 科 学,2007,9(1):20- 21.

[5]曹燕.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9,15(13):1983.

[6]Rapin I, Tuchman RF. Autism:Definition, neurobiology, screening, diagnosis[J].Pediatr Clin North Am,2008,55(5):1129-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