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认识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对自闭症的帮助)

发布时间:2022-04-09 分类:育儿知识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167

所谓结构化教学是指根据每一类孩子的特点去设计适合其特征的课程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程序、教学方式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常常有人因为不理解什么叫结构化教学,甚至产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排斥。在此,有必要对结构化教学给予简单说明。
让我们一起认识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对自闭症的帮助)插图-西米明天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结构化,它是英文structured的中文翻译,在中文词语中其实还没有一个与这个词很近义的词汇,但如果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可以说,结构化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结构化无处不在。商场里用各种图片、文字、箭头指引着顾客准确找到自己希望买到的商品的柜台,这些图片、文字、箭头就是结构化指引;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示、转向箭头、红黄绿灯指引着汽车驾驶员正确驾驶,这就是交通的结构化安排;不会中国话的外国人来到中国酒店可以通过世界通用的标示找到厕所而不至于因为内急而抓狂,厕所的标示也是结构化;幼儿园的课室必须按照幼儿的特点加以设计,前方是黑板,中间放着小凳,周围有各类玩具,一天的教学内容用孩子们能看懂的图片按序排列,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是幼儿园的结构化安排;小学生课堂周围没有了玩具,增加了课桌板凳,课程表用文字清楚地告知周一上午四节课按顺序分别是语文、数学、美术和体育,这是小学课堂的结构化教学。
对于自闭症患儿,毋庸置疑,需要采取结构化教育方法。自闭症患儿是有着独特行为方式和独特认知特征的儿童群体,这些行为和认知的特点决定了在自闭症患儿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设计独特的教育环境、教育程序以及教育方式和方法,即自闭症的结构化教学法。BCR模式强调结构化教学法在自闭症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在各项能力训练中,尤其是在认知能力训练中,采用结构化教学法。因为相对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特别是涉及到文化知识方面的能力训练提高,通常还是需要在一定的类似课堂的情境中开展较为适宜。当然结构化教学安排也不仅仅限于课堂情境安排,而是可以覆盖从孩子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的全部时段、融汇贯穿于儿童学习生活的教育训练安排。
 
尽管我们强调结构化教学在认知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指出,在儿童的教育训练活动中,只要是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参与的活动,并没有哪一个活动或训练可归类为单纯的认知或单纯的社交,即通常都是综合能力的训练,某一个活动可能认知方面的元素相对多一些,另外一个活动可能社交的内容相对多一些。举例来说,教自闭症患儿认识颜色是提高认知能力的活动,但是,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会发出指令,患儿会跟着指认或复述,指认或复述完了以后得意地望着妈妈,这里就有社交元素;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抛接球游戏,是以运动和感知觉为主的训练,但不难看出,其中包含着你来我往的社交性质,孩子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球的认识,例如“球是有弹性的、球是有气体的玩具、球可以用来拍”等都是属于认知的范畴。因此请牢记,每一项教育训练活动都可以教会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关键是看家长或老师是不是能够意识到这些不同元素的存在,根据孩子的状况适时将教学要素抽提强化出来加以关注,从而促进孩子的能力全面发展。
让我们一起认识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对自闭症的帮助)插图-1西米明天
根据自闭症儿童特点设置的结构化教学其实不仅对自闭症患儿有益,同时对于提高家长或老师的训练计划性和针对性也是有明显的好处。自闭症结构化教学的独特之处表现在根据自闭症患儿的特点而进行的布置环境、使用时间程序表、重视视觉提示、形成常规,还有独立工作系统等方面。
 
为自闭症患儿布置结构化训练环境的意义在于,利用患儿行为刻板、遵守常规、不容易接受变化的特点,将他们所处的环境划分成多个不同区域,事先规定在特定的区域里应进行特定的活动。在接受了这样的环境暗示之后,当他来到特定的环境时,就能自觉地完成特定的活动,大大提高训练的依从性和自觉性。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常规一样——饭厅是吃饭的地方,客厅是会客的地方,睡房是睡觉的地方——自闭症儿童也需要得到这样的环境安排,只是这种安排会分得更细,而且与训练内容高度对应,基本区域包括有:游戏区、学习区、自由区、零食区、音乐室、绘画室、睡眠休息区、训练用具堆放区、食品奖品柜、室内运动区、户外运动区等。

让我们一起认识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对自闭症的帮助)插图-2西米明天

为了达到这样的环境安排,我们要对家庭或训练课室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布置。不管是否开展家庭训练,我们都希望每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环境都能进行这样的布置,这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及在家训练都是有好处的。而训练机构就更应该有结构化的环境了。

在对家庭进行布置时,首先应确定好功能分区,如以下平面(图4)所示。其中,多媒体/IWS区——儿童使用电脑学习的地方或是儿童进行个人工作的地方;个别辅导区/学习区——家长对儿童实行一对一教学的地方;游戏区/玩具区——儿童进行游戏训练或是玩玩具的地方;娱乐区/休闲区——儿童学习之余自由活动或自行玩耍放松的地方;小食区/进食区——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和饮食训练或进食的地方;隔离区/梳洗区——行为矫正时儿童被隔离的地方(若儿童喜欢玩水则避免选择此地),或是自理训练(洗脸刷牙上厕所)的地方。实际应设置怎样的功能分区,应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训练需要来设定,像学习、游戏、进食、睡眠、梳洗等内容是必需的,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其次,应根据家庭实际的住房面积、结构、房间数量来分配安排各种不同的区域。这无需额外的大规模装修,家庭的基本环境和间隔可以不变,只需在表面装饰、背景布置上花点心思进行改造就可以了。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可以是一个房间为一个区,条件差的也不用担忧,可以通过简易的环境改造来优化利用空间,例如同样一个空间(例如地面或桌面),只是换成不同颜色的地毯、或桌布,就能变成另一个功能区,即一区多用;在同一个房间中,只要铺上不同的地毯或用颜色贴纸划出分界,或用柜子、屏风遮挡,就能将一个房间变成多个功能区,即一室多区。不同功能区的颜色布置应鲜明区分,体现孩子的喜好和兴趣,这有利于孩子明确区分不同区域并乐于在这些区域里游戏和学习。划分区域完成后,可在每一个区域的显眼的地方贴上文字或图片的标示卡,明确让孩子和家长知道这是什么区域。

然后,在相应的区域放置相应活动所需的物品和器材。例如学习区应摆放桌椅,柜子里有图书、教具、纸笔等,相对较为单一;游戏区/玩具区可放上抱枕、豆袋椅、地毯等,箱子里装有各种玩具,环境相对轻松自由;睡眠休息区应摆放床铺,无太多其它玩具或教具,让孩子来到这里就意识到要睡觉休息了;自由区则是没有特定要求,可放置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物品,供他在这里自由活动,不受太多的束缚。同时应注意应将易碎的、昂贵的或危险的物品妥善摆放,或放在非孩子活动的范围内。总的原则是,在某一区域,多数只放置相应活动所用的物品,不要放置其它活动的物品,恰当的物品放置对于结构化环境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