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好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把孩子当做独立平等的人

发布时间:2022-12-14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122

父母必读好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把孩子当做独立平等的人插图-西米明天

孩子降世,就像是我们孤身困于沙漠,等待着被拯救,突然看到两个人影飘然而至,我们拼命的呼救。人类最初的体验必然形成最深刻的影响,就算我们回忆不起来,但它潜藏在意识中,对今后的人生造成持续性的影响。

沙漠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我们求助后得到他人什么样的反馈,决定了我们与这个世界发展出怎样的依恋关系。

我们就是孩子,而这两个人被求助的人就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每次呼救都能到满足,他内心会充满信任与安全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如果孩子的呼救经常都被漠视,他内心就会缺乏安全感,对别人也不在抱有期望和信任,外来的帮助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如果情况更糟糕,不仅期望不被满足,甚至造成伤害,孩子会将外人都视为伤害的来源。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还有什么同理心可言,也不再相信良善与道德。与父母和世界的依附关系都是负面的。

怎么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我们都希望童年能为孩子源源不断的提供温暖的疗愈和前进的动力。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父母需要知道哪种方式是正确的。

亲密关系诞生于平等的沟通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整本书都在讨论亲子关系,这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而紧密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在给予和接受的互动中培养出来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在影响,请注意,这个影响一定是双向的,是平等的,是相互的,这很重要。

在孩子还是小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会用声音,手势和哭喊和父母进行互动。不要漠视,放任孩子哭喊。之前我们就说,有的家长认为不能孩子一哭就抱,不然以后不抱着都要哭,不要这样。当然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总是需要人抱着,确实很磨人,而有的孩子就是自己乖乖躺着保持安静。但无论如何,哭喊一定是孩子的自然诉求,他想要和大人互动,得到回应和关照。

想想我们自己被困在沙漠中对路人的高声呼救,就能理解孩子的处境了。

作者特别强调说:别嘘孩子让孩子安静,这会让他觉得自己的交流方式不受欢迎,大人不喜欢我。我们经常会错误的把奶嘴当成塞子,阻断相互交流的通道。

大人很多时候是把孩子当做“玩具”当做“宝宝”,唯独没有当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

在要对孩子做什么之前,应该先告诉他即将发生什么。

比如说:“我现在要把你从婴儿车里挪到汽车里,我会帮你解开安全带,然后抱你出来,再放在汽车安全座椅上。”说完稍作停顿,等孩子听进去再行动。

你可能会觉得这很奇怪,毕竟孩子还不会说话,但重点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本身。帮孩子换尿布换衣服,洗澡,喂奶的时候,都可以边说边做。当交流融入了生活,孩子很快就会听懂,并用行动抬起手或者抬起脚配合我们。

作为父母常常会误以为,要劳师动众或者倾尽所有才算是对孩子好,像是带孩子去主题乐园,送很贵重的礼物。这些当然没错,但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都能享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快乐。

等孩子长大一些,可以和我们对话了。绝大多数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父母负责传授灌输,孩子负责接收执行,父母永远处于主导地位,而孩子始终在顺从。这就是大多数家庭中的亲子交流模式。因为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在服从,很少获得倾听与认同,所以我们下意识的认为,父母就应该是命令者,而孩子就是接受者。

不要这样,令人满意的关系,一定是在双方都受到彼此影响的交流中发展出来的。不仅是亲子之间,与任何人的交流都是这样的。

太多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倾听,而实际上呢?是在等待空挡回应对方,表达自己。我们不断的构思如何回话,而不是真正的去理解对方在表达什么。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受到对方的影响和控制。

人就是这样,天然抗拒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当这个别人是孩子的时候,就更是如此。所以倾听与回应,和孩子相互适应,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对我们造成影响,这说起来很轻松,绝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到的。

交流恐惧症

作者佩里把人们内心深处害怕对话,害怕受到他人影响的情况,称之为:“交流恐惧症”。

话说有一位中年人,最近妻子和他说:“为什么当别人告诉你一些事情的时候,你的反应总是如此的激烈,如此的抵触呢?”这引起了他的反思。“是吗?我的表现是这样的吗?好像确实是的,当我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情的时候,我确实感到丢人。”“我经常把我知道作为口头禅,无论我知不知道会这么说。”

有一天,中年人去探望自己的老父亲。老人家每天都要吃很多的药,经常搞不清楚,他帮父亲画了一张图表,标明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药?可是老父亲略带讽刺的说:“你以为我活了80多年,还不知道怎么看药瓶上的标签吗?”或许老人家和中年人一样,也讨厌别人告诉他,自己可能不知道的事情。

老父亲始终抱着“我不需要你告诉我任何事情”的态度,让中年人很受伤。其实他完全可以说:“谢谢你画的那张图。”但是老父亲受不了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尤其是自己的儿子,即便已经是40多岁的中年人了,但对老父亲来说,对面的永远都是个孩子。

紧接着,中年人也意识到,自己似乎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去倾听过自己的儿子,一直都觉得儿子所说的事情,自己早就知道了。受他的影响,儿子也学到了“我知道”这个口头禅。

曾经他也一度认为沟通就是单向的,和孩子沟通,就像是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现在他不再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孩子,用心的去倾听,给孩子留下更多的空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重新告诉父母:“我是谁,我是怎么想的”。

如果孩子想要获得关注,而我们经常都以其他重要的事情为借口推开孩子。比方说“妈妈正在做家务呢”“爸爸正在工作呢”,其实可能是我们的交流恐惧症又犯了。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反应,然后克服想要把孩子推开的冲动。

我们回想一下,当别人告诉我们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作何感想?明白我们都有不愿意被他人影响的心理防备,放下这个执念。请记住,亲密关系是在平等的对话,和相互影响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亲子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也没有有关系,关系的改善随时都可以发生。从倾听开始,允许孩子与我们的不同,用孩子的角度重新看待世界,让孩子对我们产生影响。就算孩子已经成年,父母能平等的看待和理解他,可以帮他解开儿时的很多心结,这对他的人生来说意义重大,关系的转变也由此开始。

寻求关注是孩子的最大诉求

接着我们再来聊聊,孩子不良行为的问题。

之前我们在解读《正面管教》的时候,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讲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所有不良行为的动机都可以归结为四大类:寻求关注、权力争夺,报复以及自暴自弃。针对不同原因,父母有相应的引导和纠正的方法,《正面管教》是每位父母都必须去听的一本书,其中有太多教养孩子的基本原则和实用方法。在这里呢,相同的内容我就不再复述了。

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作者佩里一再强调的一点是:孩子的错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应对失误,是被父母一点点培养放大出来的。

佩里曾和英国著名画家一同录制电视节目,这位画家在节目中坦言道,自己上学的时候曾经因为头撞到大理石柱上而受了重伤。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想要获得在场者的关注,自己撞上去的!

孩子小时候,内心最大的诉求很单纯,就是获得父母的关注,进而从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在正常表达自己诉求,而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就会不断的升级,用更激烈的方式表达,于是就成了父母眼中的不良行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火车上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孩子在长途旅行中肯定会倍感无聊。作为家长可以陪孩子玩,讲书给他听,或者家长也可以选择不断的告诫孩子:“公共场所你要保持安静,不准大吼大叫。”

父母应该怎么做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与其花时间不断的告诫和批评孩子,和孩子一起互动明显要快乐得多。而且在长时间的旅途中,如果一开始就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当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而温馨有爱的氛围已经营造出来,孩子显然会更听我们的话,更不容易刻意的哭闹。

有的父母觉得,小孩子就是不能太宠他,这会把孩子宠坏,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脆弱易怒。其实正好相反,如果在小的时候,我们尽量满足了孩子对人际关系的需求,他就能获得安全感,并且把这种安全感内化,他就不必持续的寻寻觅觅,长大之后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

在网上,我们看到许多类似于“用头撞墙求关注”的事情,其中当然有物质的诱惑,但从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人们心中对他人关注的渴望,即便是用一种类似卑微的形式去达成。

这也是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所说的,寻求关注的阶段。

还有很典型的,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这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在他面前刷手机用电脑,这会让孩子很困惑。想想看如果我们和伴侣出去玩,她总是在旁边坐着刷手机,我们会不会觉得她不喜欢我,不在意我,甚至是讨厌我呢?孩子也是一样的啊。

我们知道酗酒吸毒的人很难会是好父母,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上瘾的事情,他们自然很少关注孩子。其实手机上瘾者也差不多。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刷手机,剥夺了与孩子互动的时间,让孩子感觉空虚。而孩子为了抵抗这种空虚感,就很可能也对手机上瘾,用网络世界取代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再有,更多的时候,手机是我们主动交到孩子手中的。我们为了让孩子不打扰我们,让孩子保持安静,主动把手机递给了孩子,让手机代替我们去陪伴孩子。

其实说到底,手机对孩子来说就是父母的替代品,如果孩子出现了沉迷手机的状况,问题的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的陪伴和关注缺位了。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难以管束,关系的裂痕就越难修复,所以这些道理我们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温情轰炸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开始忤逆我们了,那就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权力争夺。佩里的建议和简尼尔森的是一样的:父母立刻退出,不和孩子发生斗争。针锋相对只会让冲突升级,引发孩子的强烈报复。

怎么处理呢?佩里有个好办法,叫做“温情轰炸”。

父母专门找机会,带孩子离开家,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不用提及之前的冲突和错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赋予孩子最大的决定权,让他发号施令,决定你们一起吃什么干什么。目的直接明确:展现关爱,修复关系。

你可能会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不会蹬鼻子上脸,使他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放心吧,不会的。温情轰炸集中的表达关爱和称赞,是重建亲密关系的秘密武器。只要我们明白,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是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那我们就应该围绕这个目的展开行动。

佩里作为心理治疗师,遇到过很多的成年人,始终处于寻求关注的阶段。若是求而不得,就会觉得自卑,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这是童年所遗留下的问题。我们作为父母除了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于足够的关注,没有其他的任何捷径可走。

父母需要让孩子独立吗?

有的孩子在某个阶段会变得特别的粘人,只要爸爸或者只要妈妈,随时都要和你在一起,就连上个厕所孩子可能都要敲门进来,真是感觉无力招架。

佩里说:不用担心,这是一个好迹象,说明孩子和你培养起了稳固的关系。孩子对这种依附关系越是确定,往后就越有安全感,越容易独立。而且孩子粘人的阶段也就只有这么几年,享受它吧。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和父母分开,而不是父母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离开他们,那孩子就不会有不安全感,或者继续要和我们黏在一起。这种分离适用于晚上自己睡觉,自己留在托儿所,以后自己去参加朋友的聚会等等任何没有我们在场的情况。

如果我们太着急让孩子独立,反而会适得其反。父母觉得我是在鼓励孩子独立,其实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给推开了,把这视为某种惩罚。

孩子迟早会自己睡觉,自己学会走路穿衣,上学吃饭,工作挣钱。在孩子准备好之前父母就煞费苦心的强迫他去做这些事情,拔苗助长,反而还会延迟成长。

还有孩子情绪稳定的问题。

我们成年人多数时间是处于正常平静的状态的,也就是所谓的稳定情绪。我们的情绪习惯都是从人际关系中培养出来的,尤其是亲子关系。孩子获得的关注越足够,他的情绪就越稳定,越不容易焦虑或者愤怒。

许多成年人不得不在生活中努力学习如何放松,很大原因是他们在小时候经常被焦虑、孤独与不满足所包围,这些感觉逐渐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很多人在接受第一次心理治疗的时候,会发现那是一种让人温暖的体验,因为能够获得倾听者的抚慰。其实很多人看心理医生,只需要获得充分的倾听就够了,而并不需要治疗。

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爱、被珍惜,去观察和倾听孩子,是我们对孩子今后稳定情绪的一种投资。

带小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父母都觉得枯燥。确实,这段时间大多都是单调重复的体力活,带孩子获得的乐趣和成就,和我们在职场和社交场上所获得的完全不同。度过这段辛苦期的方式,是对宝宝产生足够的兴趣与好奇,关注他所关注的,找出他想要的。而不是只想着我很辛苦很无聊,把宝宝想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如果我们把带孩子当做是一份只把他喂饱、哄睡的工作,那就限定了养儿育女的意义。对于我来说,我对孩子的照顾,关爱和尊重,是我对我们俩终身亲密关系的投资。如今回忆我女儿小时候的那几年,看着那些照片和视频,感觉日子过得很快,很怀念,真希望她永远都是那么小小的。

控制是生命的本能,爱也是

我愿意放弃前一种本能来爱你

最后,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短视频博主,叫做【小嘉啊】。她收集了几个网友家庭生活的小故事。生活在氛围松弛的家庭里,是一种什么体验?

  • 08年汶川地震,我家成了废墟,只能搭个雨棚住,奶奶是个乐天派,为了给我们找点事情做,她从废墟里翻出了一副麻将。我至今都记得,我们拿一块石板垫着打麻将,有个麻将缺了一个角,是个幺鸡。打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谁拿到了这张牌。这副有缺口的麻将,让我暂时忘记了现实的缺口。
  • 在北京上学,和朋友因为摩擦起了小冲突,学校叫我爸来北京处理,爸爸处理完了对我说:“要不是因为你打架,我还没机会来北京,你好好接受教育,明天我去颐和园转转,你别多想了。”
  • 在我们家,大家可以直接称呼彼此的名字,我叫我妈美香,叫外婆根英。上大学时,家里的车因为过不了年检马上就要退役了,赶在此之前,爸爸提议全家再开它出去一次。我们三人坐在车上,爸爸握着方向盘,我和妈妈七嘴八舌的瞎指挥,向左、向右!没有目的地,像玩游戏一样,在拐进下个路口之前,没人知道这辆车会驶向哪里。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应该会更多一些快乐与幸福吧。

控制、焦虑、紧张,是生命的本能,但爱也是本能,所以我会违背我的前一种本能去爱你,给你足够的自由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