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喂药难有什么办法吗?有哪些轻松喂孩子药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1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81

宝宝喂药难有什么办法吗?有哪些轻松喂孩子药的方法?插图-西米明天

关于孩子吃药这件事儿

宝宝生病了,妈妈既心疼又着急,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还是想叨叨几句:

事有轻重缓急,先解决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儿这是大的原则。孩子生病后,家里的各种琐事都要先理顺了,安排个优先级,特别是现在奥密克戎病毒肆虐,基本上一人中招,全家都阳,但是有时病毒却又偏偏要留下一个“天选做饭人”的时候,一个人照顾一家子,如何照顾好全家又要让自己不能倒下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时能简单处理就尽量简单处理,能保留自己的体力精力就要及时休息。照顾好家人,做好消毒杀菌和防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精力体力消耗,是最重要的。

千万不要在这种时刻给自己套上“天选做饭人”的光环,感觉终于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刻了,各种忙活,浪费精力体力,过度疲劳更容易中招。全家都躺下哼哼,万一有紧急状况连互相搀扶着去医院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办?

你说这些内容和孩子吃药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说这些是建议妈妈们先看清楚自家形势如何,是几个人照顾一个病人,还是一个人照顾几个病人。家里的“有生力量”有多少,直接决定对孩子照顾的精细程度和影响“天选做饭人”的抗压能力。

如果家里一切正常,就可以选择比较温和但耗费时间精力的方式喂孩子吃药,如果自己本身压力大,非常疲惫,就要选择一些快速有效的方式喂孩子吃药,节省时间和精力体力。

总而言之,多学习一些技巧,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孩子顺利把药按时、足量吃完,是我们的目标。没有必要死板地认为孩子就必须愉快地吃药,甚至出现我们工作中遇到过真实的情况,妈妈不想让孩子哭,喂不进去药,干脆放弃了的情况。没有疫情的时候,一种药喂不进去,还可以去医院让医生换别的药,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去医院让医生重新开药方换药,不太现实。

愉快喂药

每位妈妈都希望孩子能愉快地吃药,但是小宝宝这种警惕性高又任性,还看不清形势的年龄阶段,有时候是讲不通道理的。特别是1岁到3岁之间的时候,孩子特别不愿意尝试新东西,害怕尝试新食物,因为“可怕的两岁”这个叛逆期,把“不要”挂在嘴边,如何取得孩子的信任,让他相信药物是有益的,是让孩子顺利吃药的关键。

3岁以上能正常交流沟通,能理解吃药的必要性,配合度高的话,沟通好就OK了。

3岁以下或者不能正确理解吃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配合的宝宝,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来尝试:

1、玩游戏

年龄小的宝宝比较适合这种游戏,比如妈妈先假装吃,宝宝看到妈妈吃药很愉快,模仿妈妈做动作把药吃下去。但是这种方法往往第一次有效,一旦宝宝发觉药物味道不好吃,第二次再重复,警惕性高的宝宝可能就会抵触。

游戏也可以改为喂布娃娃吃药或者干杯游戏,妈妈和宝宝干杯,然后把药一饮而尽。

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可以根据他的兴趣来编故事,比如肚子里有坏细菌,要把小朋友的营养都偷吃掉,现在小飞侠想要消灭坏细菌需要燃料,宝宝只要把这个“燃料”吃进肚子里,小飞侠就能飞起来去消灭坏细菌了。类似这种的故事,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人物和故事情节。

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适合小宝宝,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来吃药。缺点是药物的味道会影响孩子的接受度,另外需要家长耐心的沟通,有时候还需要一些演技和全家配合,比较费时间和精力。

2、交换条件

配合吃药,吃完药可以给一块水果或者糖果,注意吃完糖果要漱口。

水果和糖果可以替换成讲故事、玩亲子游戏、玩玩具等等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

需要注意承诺孩子的条件要兑现,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失信了下一次宝宝不相信你,增加吃药的难度。

这是大部分家长比较常用的方法,效果也不错。只要注意交换的条件不要太过分,控制好糖果的量或者其他奖励的条件的标准就可以了。

3、选择法

在吃药前不要问孩子吃不吃药,而是问孩子是用勺子吃还是用小碗吃,或者爸爸喂还是妈妈喂,或者坐在餐椅里自己吃还是妈妈抱着喂,让宝宝二选一,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吃药。孩子有一些掌控感,感觉到非常自豪,也容易接受吃药。

4、遮盖味道

孩子不喜欢药物的味道是抵触吃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有的家长会把药藏在奶液里、果汁里或者零食里喂孩子吃。这样做是不行的,有的药物和其他液体食物混合后有可能会影响药效,所以药物不能和其他的食物混合。而且孩子的味觉比成人灵敏,被孩子发现奶液或其他食物里有药物,味道不对,就可能出现不喝奶或者不吃东西的情况,或者对入口的食物提高警惕,得不偿失。

那么怎么把药物的味道减弱一点呢?

一种方法是可以用一小截果丹皮或者比较平的勺子挡着舌头,让药物顺着果丹皮或者勺子流入嘴里,一种是喂药器或者滴管,把药物顺着嘴角送入舌头两侧,而不是舌根,这样也能减少药物的味道刺激。

以上这几种方法对孩子来说容易接受,但是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去沟通、安抚。

强制喂药

有时宝宝配合度差,或者闹情绪,安付不了,就需要一些强硬手段。

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沟通的时候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承认药物确实难吃。爸爸妈妈也不喜欢吃药。其次说明吃药的重要性,如果不好好吃药,病就恢复得慢,一直生病特别难受。最后告诉孩子,如果能配合的话最好,配合不了还是要强制喂药的。

这时妈妈们还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语气特别生硬甚至吵孩子。宝宝生病本身就很不舒服,想撒娇耍赖,获得家长的关注和安抚是人之常情。有的妈妈从哄着安慰着到最后情绪爆发非常暴躁,甚至为此吵孩子、打孩子,把孩子关在房间里等等,这些做法都不可取,都会强化孩子认为“吃药”非常痛苦,越来越抗拒吃药。

这种情况下正视疾病,正视吃药这件事非常重要。生活中我遇到过有老人哄孩子吃药,一边强迫孩子吃药,一边说“医生坏,医生让我孙子这么难受,医生让我孙子吃药这么难。”这种语言和处理的方式也是不行的,这种“甩锅”的语言会让孩子对医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将来去医院看到医生产生恐惧感。

如果要强制喂药,最好是家人配合

1、首先用毯子或抱被把孩子裹好,竖抱,让宝宝保持直立。包裹毯子主要是固定孩子的双臂,避免乱抓。如果家长力气大,也可以抱紧宝宝。

注意固定头部,避免宝宝扭来扭去引起呛咳。

2、如果宝宝不愿张嘴,可以试着按住下巴

3、如果使用喂药器或者滴管,注意入口时不要太深,避免杵着舌根引起干呕。要瞄准舌头两侧和口腔之间的部位送药。

4、等宝宝把药物咽下去再把喂药器或者滴管从嘴里取出来。

5、如果用勺子喂药,步骤是一样的,最后用勺子轻轻压着孩子的舌头,等他把药咽下去再取出勺子。

强制喂药的话孩子的体验比较差,但是如果家人配合默契,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缺点就是力气小的妈妈独自一人完成难度比较大。也有妈妈分享的经验是把宝宝控制在沙发一角,比较容易完成一个人喂药。

总而言之,目前阶段,妈妈们不要看到强制喂药有“强制”两个字就马上联想到痛苦。让孩子顺利把药吃进去,是最重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是因为经历得少,对药物有未知的恐惧而抵触吃药,并不完全是药物难吃或者药物让孩子感觉难受。孩子因为吃药哭泣,也不是药物让他感觉到疼感觉到难受,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只要孩子意识到吃药只是暂时的,适应了之后,对吃药的抵触情绪就没那么强烈了。

一些喂药的细节

1、不要用奶瓶喂药

我们工作中经常接到妈妈反馈因为用奶瓶喂过药之后孩子拒绝使用奶瓶。有的宝宝警惕性比较高,在发现奶瓶里的液体不对之后,就会拒绝使用奶瓶。所以妈妈们不要轻易使用宝宝的奶瓶来喂药,避免孩子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一定要用奶瓶,也要换一个奶瓶,和宝宝平常喝奶的区分开。

2、不要混在奶液或者母乳中喂药,或者混孩子日常的食物里喂药。

把药物混在奶液或者食物里给孩子,也会让孩子的警惕性提高,即使没有药物,孩子对入口食物的怀疑会持续一段时间,影响以后喝奶和吃饭。

3、不要强化孩子对药物的恐惧。

现在的儿童药物大多都是冲剂或者分散片,或者液体,方便孩子吞咽,味道上有的也是果味的。所以并不是药太苦,难吃,有时孩子抵触吃药是听到大人聊天或者大人无意识地说药不好吃,或者看到大人发愁自己怎么吃药,于是把“吃药”和痛苦划上了等号。

特别是不少家长会这样说:“宝宝乖,这个药一点儿都不苦,吃完病就好了。”但是实际上孩子对“苦味”是没有概念的,妈妈说“不苦”,是和真正的“苦味”比较,宝宝吃完感觉“苦”、“难吃”,是和甜味或者熟悉的食物的味道比较。而吃完药病也没有马上就彻底痊愈,吃完一次药还有下一次,这些都会强化孩子对吃药的抵触情绪。家长说这样的话反而让孩子更加怀疑家长的动机,坚定的抗拒吃药。

所以有时候妈妈先做出吃药的样子,或者干脆就先浅尝一口,告诉孩子“你看,我尝过了,不难吃,咕咚一下就喝完了。”这样的榜样作用反而能鼓励孩子。

4、不要用哄骗法

下面图片中的方法相信妈妈都看到过,假装给孩子喝饮料,实际上吸管连接的是药物。

这种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只要尝试过就知道,孩子是很聪明的,没有喝过饮料的宝宝,试过一次就会因为药物的味道不好喝而抗拒下一次吃药。喝过饮料的宝宝很可能尝到第一口就知道被骗了,拒绝吃药。

这种方法会损害孩子对家长的信任,让孩子对吃药产生恐惧,增加以后喂药的难度。

5、提前准备好温水

只要不是提示服药后不要马上喝水的药,都可以提前准备好温水。孩子吃完药后马上给水稀释口腔里的药物味道,减少刺激。

6、吃药后出现呕吐

宝宝发生吃药后呕吐首先要保证身体侧卧,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同时用暖宝宝或暖水袋给胃部保暖,避免痉挛。最后,给孩子喝一点35~40度左右浓度1-2%的温热糖水,让宝宝喝几口,清洁口腔和帮助缓解胃快速蠕动。

7、呕吐后是否需要再吃药

以退热药为例

如果孩子吃药之后马上全给吐出来了,那就按原量再补充一次。

如果吃药之后 15分钟内呕吐,而且吐的量相对比较大,最好给补充之前服用的半量。

如果吃药后 15到20分钟之后出现了呕吐,就要根据孩子的体温及精神情况来决定,可以先观察1小时。如果1小时内体温仍然高烧不退,而且精神头不好,说明孩子孩子体温上升期,那么就需要酌情给他补充之前服用的半量。

如果超过30分钟到1小时出现呕吐,一般情况下就不需要再补服了,因为药物已经被大部分吸收了。

总而言之,让孩子吃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家长坦然面对,不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非常重要。妈妈表现得越淡定,越轻描淡写,孩子就会更加轻松得面对疾病和吃药。这种举重若轻、内紧外松的态度,在现下这个大环境中,能带给孩子更多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