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让小学化到底学什么(幼儿的兴趣引导有哪几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2-11-11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111
幼儿园去小学化,这是近年来广大家长非常关注的话题。
“去小学化提了很多年,但现在依然存在,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大家对小学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不少人觉得去小学化就是让小孩不认字、不写字、不算数。这样一来,很多家长不接受,因为如果孩子输在起跑线,会影响自信心。”
“去小学化最重要的不是内容的小学化,而是方法的小学化!”
李静说,学前教育跟学校教育有本质区别,前者主要是让孩子去体验、去感知,调动他们的抽象思维。“比如2×3=6,如果仅仅是把算式教给孩子,这就是小学化。但如果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为什么2×3=6,是可以的。”李静还强调,学前教育是孩子前期经验积累的时期,从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看,要注重真正的体验:“游戏的核心是感知和体验,要让他们去听、去看、去闻、去摸、去尝。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多种表现形式的字体,无时不刻在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文化在传承中被不断发扬光大。既然这样,那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认字是合适的呢?凡事都要遵从它一个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也是这样。
专家指出:宝宝学识字和宝宝的感觉有关。中国的汉字形象上就和一个个图形差不多,如果说宝宝已经能够辩认生、熟人的面孔,或者会辨认一些几何图形,并且有一定的专注能力,就说明宝宝已经具备了识字的基本条件。这个时段大概是在宝宝二、三岁的时候。汉字其实也是一种图形,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它是一种特殊的图形。所以,在这个时候开始教宝宝认字是最好的。
教幼儿认字和传统的小学生认字有着本质的区别。幼儿认字主要以环境渲染、生活认字、游戏认字、随机认字为主,没有计划,没有进度的要求,一切以幼儿的兴趣为主。
幼儿园认字大体上会有下面几种方式:
1.卡片认字:通过图文并茂的字卡,用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卡片的游戏玩法有很多种,老师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兴趣点酌情设置,常见的有:图卡识字、抢字卡、打字牌、拍字卡,找字卡等方式,这些方式设定的规则遵循的一个规律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
2.生活(环境)认字:在幼儿经常接触的一些物品上贴上与之相应的汉字,如,在袋子上贴上汉字“口袋”。这种看似随意的教法让孩子将抽象意义的汉字变成形象意义的感知,无一点儿违和感。
3.儿歌(古诗)认字: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或老师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儿歌背出来,再把儿歌里有实际意义的汉字教给孩子。
4.讲故事认字: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说到写字,大家往往会想到: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等,大家也都知道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写字的坏处。
幼儿园在教4岁以下孩子写字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在幼儿园的玩沙区,让孩子用手指或小木棍在上面画字,这就是“沙字”;在玩水区,让孩子用一些物品或一些笔杆比较粗的排笔让孩子在墙上或案板上画字,在观察水的蒸发实验中也学会了写字,这就是“水字”;在美术区域设置一块涂鸦墙,或涂鸦地板,让孩子用彩色粉笔在上面写字,这就是“墙字”或“地字”。
针对一些比较大一点的孩子,幼儿园会让孩子在课堂上写“空气字”。“空气字”就是让孩子在空中划指写字,这种写字法对于训练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数字也叫阿拉伯数字,它有很多含义:表示数量,年龄、时间、价格等等。
感知数字的含义就要把它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于数字含义的感知,幼儿园是这样教的:
1.生活教学:如,老师会拿起一本书让孩子回答,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教具教学:教具一般由与所学内容呼应的实物或图卡两种形式。如,这种教具便于全班幼儿整体操作,增强幼儿的自主操作意识。如,老师让小朋友们先拿出画有一个“书包”的图卡,再找出表示书包数量的数字。把它们拼摆在一起。这种操作形式既满足了孩子人手一个的愿望,也能体现孩子的竞争合作意识(比赛谁先拼摆出来。我来帮你找到这个图卡),同伴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学习算数的前提是感知数字的含义,感知了数字的含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些家长往往会这样说:我的孩子知道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在一起是两个苹果,但是,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他不知道。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很差,要解决抽象的问题就需要用形象的事物来表示,这是幼儿园对算数的一贯做法。幼儿园会让孩子玩一些数卡,图卡来操作、加深孩子的算数体验。4岁之前的孩子学算数都是操作卡片或实物感知。4岁以后。孩子的抽象思维逐渐增加就会很自然的过渡到对算式形式的感知,也就到了真正意义的算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