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内的宝宝怎么喂养?在《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2022)》里,就有这6点具体的喂养方法。这里给准爸妈,新手爸妈解读2022年版营养协会指导中的6条喂养建议,希望能帮到您~
1.尽早开奶
宝宝出生后1小时内,要让宝宝尝试吸妈妈的乳 -房,获取初乳,这样可刺激乳汁早分泌。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
早吸吮可以早开奶,能帮助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还能让婴儿得到第一道免疫剂,少生病。同时促进新生儿肠蠕动,利于胎便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孩子刚出生,肢体接触可以增进母子感情。
重要的是在宝宝一次又一次的吸吮中,产妇和宝宝都调整出彼此最佳的哺乳姿势,妈妈不为母乳疼痛而恼火。
老话说“孩子出生自带三天粮”,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求。所以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没奶新生儿会饥饿,只要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都在合理范围内。
⚠️划重点:
-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是母乳,不是水不是糖!
- 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 吃饱饭、睡好觉、心情愉悦,有信心有助于顺利成功母乳!
2.第一口吃母乳,纯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没有哪一款买粉有母乳好,至少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母乳喂养方便妈妈,非常省事和省心,可以省掉奶粉喂养的挑选、冲调、消毒等各种琐事,也不用担心喂养过程中出现的绿便、奶瓣等。甚至母乳喂养还能帮助妈妈尽快恢复身体和身材。
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质量滞留,并降低母体乳腺癌的风险。
⚠️划重点:
- 母乳按需喂奶,两侧乳交替喂养,避免出现大小奶,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不分昼夜!
- 尽量亲喂,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
- 喂奶姿势不是只有抱着孩子吃,还可以躺着喂!如果不想太累了可以尝试躺着喂(告诉大家,我老二出生后几乎都是躺着喂的,吃饱了就睡,不用哄,不用抱,非常轻松)
3.不需要补钙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
4.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1U
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 10μg(400IU)。
⚠️划重点:新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11。
5.回应式喂养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母乳需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新生儿由于胃容量小,大约2小时左右便会饿,需要再次哺乳,不分昼夜。
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3月龄前的宝宝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6个月内宝宝哭闹几乎都是生理性需求:饿了、拉了、困了、不舒服了,当宝宝哭闹时,一定要及时查看,满足宝宝的需求。
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哺乳的次数会越来越规律。
⚠️划重点:
- 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生后最初会在10次以上;
- 婴儿异常哭闹时,应立即回应,检查宝宝是否安全。
6.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长
喂养好不好的直接反映就是宝宝长得好不好,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
6月龄前婴儿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形成宝宝自己的《儿童生长曲线》图,家长自己就可以判断宝宝是否合理喂养。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即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划重点:
- 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观察自身的生长速度即可,不宜刻意和他人相比
最后真心建议各位妈妈尽量母乳亲喂,因为太省事,太方便了,太简单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西米麦田立场。
所有内容均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