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孩子上瘾的表现:警惕孩子上瘾行为

发布时间:2022-12-15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124

孩子玩孩子上瘾的表现:警惕孩子上瘾行为插图-西米明天

这周六晚上,半夜12点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吓了一大跳。

打开门,却看见隔壁邻居,红着眼问我有没有看见她家孩子。

邻居边说边哭,听了半天,原来都是手机惹的祸。

孩子期中考了班级第三,邻居爽快兑现了手机奖励。

结果,两三个月的时间,孩子玩手机越来越晚,说了几次,孩子都是嘴上答应,回屋依旧躲在被子里玩手机。

昨晚11点多,夫妻俩又听见孩子屋里传来响动,推开房门,就看到早该睡觉的儿子玩着手机正入迷。

爸爸直接当场没收了手机,孩子不服气质问,爸爸打了孩子一巴掌,到晚上,孩子就不见了。

“这么冷的天,他要是有个好歹,我也活不了了……”

“好好一个孩子,之前都是又听话又懂事,怎么碰到手机变成这样了?”

好奇心研究所曾做过一次调查:你觉得新时代,最蛊惑人心的毒品是什么?

上万读者投票反馈,手机就排在第一位。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

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知乎上有人问:有哪些东西,孩子千万不能碰?

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孩子千万不能碰的东西之一,就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

而手机里面,藏着太多垃圾快乐了:游戏、短视频、直播、社交网络……

刷刷视频,玩玩游戏,聊聊微信,看看直播,看似无伤大雅的小放松,却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

而且一旦陷入这种短暂的垃圾快感里,孩子就只能一步步沉沦,后患无穷。

看过一则新闻,一个9岁的男孩,因为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颈椎出现严重问题,会影响整体骨骼发育,医生直言无法治愈,痛苦将会伴随一生。

广西一个15岁的男孩,打着上网课的幌子,抱着手机没日没夜地打游戏,每天睡眠时间不到3小时,某日突然晕倒。

医生诊断:因为饮食、作息严重不规律,引发脑部缺血缺氧,导致了中风瘫痪。

手机,如同一道阴影,正一点一点侵蚀着我们的孩子。

美国以为心理学家,耗时10年,追踪100名孩子,试图找出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心理学家把这些孩子分成两组,50名是不接触手机的,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

十年后,结局让人震惊:

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只有两人考上了大学。

不接触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上大学,其中16个孩子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而更严重的是,手机不仅影响孩子健康,消耗孩子未来,甚至会危及生命。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写作业,父母砸了手机,他从12楼一跃而下......

浙江,15岁女孩因为手机跟家人发生争执,从19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辽宁, 14岁女孩沉迷手机游戏,将父母的6万余元人民币全部用来游戏充值,最后因为压力过大,跳楼轻生…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的一切需求,归根到底都是情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世界里得不到回应,手机就成了最廉价的快乐来源。

记得有次在高铁上,一个小男孩,眼睛亮晶晶的,手舞足蹈地跟妈妈分享学校的趣闻。

可邻座的妈妈,却一直埋头盯着手机,视线未曾在孩子脸上停留片刻。

后来,妈妈嫌孩子吵闹,随手掏出另一个手机,递给孩子:我忙,没空管你,你先玩一会儿手机。

手机屏幕亮起那一刻,欢呼雀跃的孩子,一下子安静了。

那亮晶晶的眼睛,在那一刻,也黯然无光了。

小时候,父母让手机代替了陪伴;长大后,手机就会成为亲子间无法治愈的伤痛。

看过一期《少年说》,有个叫叶子健的男孩,含泪哭诉:

“我认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因为,每次我抬头,他们都在低头玩手机,目不转睛。

我不知道,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东西,竟然比我还重要?

爸爸妈妈嫌我吵闹,就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叶子健的话,戳破多少中国家庭“忙碌”真相: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安静,用手机打发我们。

等我们长大了,沉迷手机,你们又反过来说是手机害了我们。

可是,到底是谁,先把手机塞给我们的呢?”

丁磊曾说过:“很多家长懒,把手机丢给孩子,来解放自己的时间。”

殊不知,在孩子小时候你偷的懒,最终都会变成教育路上最深的遗憾。

父母一时偷懒疏忽,造成孩子的封闭;孩子的封闭,加剧了父母的无能为力。

如同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

看起来,离间家庭的罪魁祸首之一,是手机。毁掉孩子的,也是手机。

可实际上,解铃还须系铃的人——父母。

父母,是孩子与手机之间那堵墙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不如说拼的是父母的智慧。

父母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痴迷垃圾快乐的根源。

要解开手机给家庭带来的让人无力的死结,父母要记得三点。

1、一味禁止不可取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禁果效应”:越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们的窥探欲。

简单粗暴的禁止和压制孩子玩手机,只会换来更大的爆发。

演员孙俪,曾被问到孩子是否应该接触电子产品,她直接表示:“现在互联网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让小孩完全不知道这个东西,会很可怕,大家会觉得他们是异类。”

就算你禁止孩子玩手机,他也会从同学朋友那里接触到。

等孩子长大,可能还会因为之前的压抑,逆反上瘾。

朋讲过她班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小男孩。小男孩从小没有接触网络和手机,家里没有电脑,为避免孩子上网,父母也用老式手机。

等到孩子上小学,看到班里同学都玩手机上网,感觉自己格格不入被孤立,各种折腾以后,沉迷手机游戏,一发不可收,最终退学。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把孩子和电子产品完全隔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其粗暴禁止,不如想办法和孩子站在一起,去解决手机这个问题。

2、言传身教 做好榜样

孩子天生就会模仿,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

想起之前在一个家长群,一位妈妈分享的经验。

妈妈说:我闺女有一阵老爱刷抖音,每次笑得呵呵呵的。看不下去,就制止,可孩子大了,你的话压根不管用。

后来,这位妈妈和老公一商量,决定以后在孩子面前刻意学习看书,只要孩子在家,他俩就看书,专看那种专业的书籍,闺女一度怀疑,问她:妈妈,你是还要考清华吗?

刻意表演式在闺女面前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闺女就不好意思总刷抖音了,慢慢地闺女竟也放下了手机。

古语有云:言传,不如身教。

父母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胜过讲1000句道理。

3、陪伴是最好的解药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指出:“和孩子一起玩,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

最优秀的父母,一定是最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带孩子去散步、去旅行、一起读书,陪孩子玩游戏、搭积木,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世界,拓展眼界。

从小跟父母一起,见识了山川日月,感受了人文秘境,体悟到亲子之趣的孩子,心中自有大世界,才不会沉迷于一方小小电子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