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籍推荐《完整的成长》: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发布时间:2022-12-31 分类:育儿书籍 浏览量:72

育儿书籍推荐《完整的成长》: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插图-西米明天

孙瑞雪老师在《完整的成长》一书中,归纳孩子的成长,要经历身体的、情绪的、感觉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各种历程,最终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要让孩子得到完整的成长,就在孩子经历每一个阶段时,给予他自由成长,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书中,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乾乾和小小玩时,小小承诺用变形金刚和乾乾换了一辆玩具车,然而,一天、两天、三天,乾乾始终没有拿到那辆玩具车,他执着的一边骂小小片子,一边继续问小小要那辆车,并且最终拿到了玩具车,他所经历的过程,父母亲一直默默地陪在孩子身边,没有提建议,也没有干涉他与小小的交往。当妈妈问孩子,:“你和晓晓的事情解决了吗?”孩子平静的说:“我愿意和他一起玩,但他不是我的朋友。”小小年纪拥有这个认知,对她的终身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和我们从嘴里把这个话直接说出来,告诉孩子,和她有过这种经历,得出这样的答案相比较,差别非常的大,经历这样的历程,让孩子拥有了识别好朋友的能力,这是我们直接告诉她答案做不到的。这也是爸爸妈妈给了孩子自由而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曾奇峰老师在讲心理课程时,建议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一定要留白,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间一定要有一部分就是他自己一个人跟自己一起玩,或者是它在外面跟别人玩,而不是成天跟家长玩。

生活中有很多的例子,朋友说的一个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人一起来带。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坚决的对孩子执行,这样整天围着孩子转,孩子没有一点自己成长的空间,所有人的关注,带给孩子的其实是六重苦难,就这样被紧紧包围的孩子上学后渐渐的产生了厌学、逃学现象,有时一到学校的门口就呕吐不止,到后来还有了抑郁症。

生活中这样的实例也很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玩耍时出现了纠纷,两边的大人上前参与,挣执中,两个大人打起来了,可是身旁的两个孩子却无视大人的打闹,又在一起玩了起来,孩子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大人参与的越多,只能让事情变得越糟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两个大人一定不会给孩子太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吧!还有一个小女孩儿,每天爷爷给她安排各种课程,别的孩子玩耍时叫她,她却要在家完成爷爷布置的作业,就这样,小学三年级之前,她的功课一直很好,到了四年级之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力都没有发展,老师请理解课文时,别的孩子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却说的偏离了,因为她在早期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完全被格式化了,没有了感受力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再去补的话非常难,况且家人也没有这种意识,家庭环境很难改变,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各种心理的磨难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阻挠,有的成年后还会有很偏激的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成人要有这方面的认知,从而可以观念上有转变,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那么,如何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呢?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感觉时时刻刻都需要家人的呵护,怎么给呢?

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要学会多去观察,当他睁眼察看周围的环境,或者他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不停的抓握,甚至用嘴巴去探索时,父母不要去打扰他,前提是把他要吃的东西洗干净。让孩子静静的独处三、五或者十分钟,发展他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力。

孩子再大一些,在与人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的能力就是这样,在自我探索中培养出来的。

了解孩子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多放手去,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问题时要多和孩子探讨怎么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也是自我思考的过程,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答案,是孩子自己的。父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始终是别人的。况且这样的方式长久以来孩子会失去思考的习惯,遇到事情时老想依赖别人,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孩子身边也不可能一直都有良师益友,这样的话,孩子的踏入社会后道路上会经历种种坎坷。因为早年没有培养发展的能力,等到他成年以后再去经历,杀伤力巨大。

想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做父母的也要好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将自己活成榜样,去影响、激励孩子。

给孩子留有自由成长的空间,放手都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内心先接纳这个理念,然后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去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实施,要知道,任何的收获都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