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挂什么科诊断?三甲医院是怎样诊断自闭症的?

发布时间:2023-01-12 分类: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70

自闭症挂什么科诊断?三甲医院是怎样诊断自闭症的?插图-西米明天

一、我自己看过至少4轮本地普通三甲医院医生。

一般三抬头:一抬头,冰冷问孩子“灯在哪儿?”“妈妈在哪儿”等类似常见语言指令;

二抬头,面无表情做一些肢体或者手部精细的操作模仿:“来,跟我一样搭”,一般两三个回合孩子没做或者做不好就开单子去做各种量表。

最后一抬头,就是家长拿着一沓看不懂的量表来,几句简单不痛不痒的结论:不太配合,回家多教教。或者;有点疑似,多重视多教吧,三个月再来看看.......

一般诊断都会包含对孩子和父母的面诊观察访谈,而且会通过一堆量表测评孩子和调查父母、一些仪器医学排查三类。

更令我们难受的是,当我们去看不同医生时,给孩子诊断的名称还不一样:迟缓、疑似、谱系......显得极其不严谨。

普通三甲医院医生的面诊环节,不太讲究“用户体验”。

所以给人一种错觉,他们没有好好诊断——实际上他们都是很专业的诊断。

许多家长还在重蹈我当年瞎花很多时间和冤枉钱之路:

根源在于家长对自闭症的常识,实在是了解不深刻。而对自家孩子天然的高期待,和医生冷淡态度及流水线流程操作之间形成巨大反差。

我记得在现场体检时,而我孩子非常不配合,被阻止就发脾气,各种应该会的测试重复也做不出来。护士非常不耐烦地说:还这样的话我只能写不配合啦。

我想赶紧结束吧不配合就不配合呗!许多家长和我当初一样,并不理解一个孩子他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个体,为什么要事事都配合?个性难道不比奴性好吗?

事实上,自闭症这样的发育障碍,识别度其实挺高。

当然具体什么原因引起,或者精准类型、未来走向,确实复杂并存在很大变化,但是仅从识别上讲,即便是能力很好的孩子也不是那么模糊困难。

二、我有过两次费尽周折看自闭症名医的经历:

我曾经不远千里广东看邹小兵教授,他认真地逗了孩子五分钟,和家长交流了十分钟,这已经是非常珍贵的了;我寒风中排队一个通宵看柯晓燕主任,她会先安排助理对家长进行详细访谈,然后不管家长如何描述都会耐心逗孩子几分钟才开始访谈家长再做量表测试。

我总结下来,名医的特点:

会花比较大的耐心观察逗弄孩子。

医生的名望,以及对家长的态度比较有温度,会让我们家长费尽心力而得到正向回馈。

名医通常会比较委婉适度提高对患者的预期,让处于惊恐中的新家长感受到还有一线光。

我看名医的亲自经历,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坚果超人:自闭症诊断一定要看名医吗(亲身经历记录)

然而,无论是名医,还是普通三甲医院的医生,所有医生和孩子面对面互动,逗孩子,哪怕态度再冷淡水平再差,都会重点观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对人的关注、指令的理解和执行、及时模仿能力、互动的发起维持以及整体情绪行为是否恰当、大运动和精细大致发育等。

由于孩子小或者本身能力比较弱,医生的面诊测试互动很快就结束,会加剧我们家长的误解。

加上,一般父母不可能无缘无故去特别关注孩子每一个细微的适龄的关键性发育指标(里程碑),于是我们很容易对孩子已经出现的发育风险预警信号视而不见,加上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天然会阻抗,更容易本能为孩子找各种自认为“合适理由”去反驳医生的判断,特别是性格外向、认知能力还不错看起来很聪明的孩子。

三、医院进行的流程化各种量表筛查是什么样的?

医生面诊通常是大致观察判断后进入流程化各种量表筛查环节。

30个月内婴儿使用较多的是改良婴幼儿自闭症筛查量表M-CHAT,由父母填写。

2岁以上比较常见的有克氏自闭症行为量表CARS。

此外还有交流与象征行为量表CSBSDP适用于6个月至6岁,包含婴幼儿、父母问卷和行为观察三部分,这个量表使用率也挺高。

还有2岁儿童自闭症筛查量表STAT、社会交往问卷SCQ、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ABC、社交反应量表SRS等。

更精确了解孩子动态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有PEP3,VB-MAPP,视听动等,花费昂贵,是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的依据基础,建议适度做无需高频做。

这一部分比较专业,新家长不必过分纠结。

我们只要知道:孩子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测量结果不代表定论,但量表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尺,可以在我们经验和专业性都不足一切靠感觉的时期帮助我们比较客观观察孩子当下动态能力发育水平。

所有的量表,重点都是在考察孩子基本认识是否与年龄相匹配、与人交往互动包括游戏发展能力是否出现偏差、有无重复刻板行为及程度如何等。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些量表的测试是对现场面诊的补充,测试不是为了提优,而是筛查风险,一般正常发育的孩子普遍都能通过这些测试

我儿子在南京柯小燕主任处所做的临床评估报告

年龄小的孩子确实存在误诊概率,高风险不一定是自闭症,但是至少提示这个阶段孩子动态能力发展是没跟上年龄水平的,是需要重点关注并积极学习改变孩子互动方式的。

重点强调。现实中漏诊的概率更高,漏诊比误诊的后果要严重的多,误诊后采用的一些行为疗法对正常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影响,漏诊就可能错失关键干预期。

四、医学仪器的医学排查是什么?

有经验的医生会重视观察和访谈,会根据孩子情况做一些器官器质性病变排查筛查,如消化检测、脑部CT、脑电图、遗传代谢、基因筛查等。

对可疑指标不排除重复检查。不要误会为随意收费,大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很多时候医学检测出来并未出现器质性病变,但是排查器质性损伤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一些自闭症侯症群,这类别孩子主要是通过医学检查确诊的,属同步伴随了社交沟通障碍和刻板的罕见病,养育过程需要更多医教结合。

五、我儿子的诊断和测试

我儿子一周岁体检就已经表现出很大的自闭症风险信号,只是当时不懂。

当时他和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家妹妹一起体检,由于我儿子活泼外向,说话早记性好爱学习,让一周岁的他显得特别“早慧”。

那个邻居妹妹是正常发育儿童,能说的能认的比我儿子弱很多,而且内向腼腆,但短暂适应后她就能从容配合医生,灵活互动,顺利完成各种测评。

我那博学能说的儿子,一个劲的开关医生办公桌抽屉,被阻止就发脾气,非常不配合,各种应该会的测试重复多次也做不出来。

虽然当时我并不以为然,但我心里确实闪过莫名其妙的不安和心慌。

后来,我成了身经百战的自闭症老家长,当我深入了解了“社交障碍和兴趣狭隘行为刻板”是自闭症的核心障碍,特别是不同能力程度、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表现后,我才第一次理解自闭症社会性不足,其实早在儿子一周岁前就发生了。

六、在孩子早期还有哪些表现提示社会性缺失,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呢?

经典口诀“不看、不指、不说、不应”;

其实更重要的是“少看、少指、少说、少应”;

更更重要的是:孩子发育落后年龄里程碑,或适应性不足就需要警醒并重视。

七、去哪里诊断?

专业诊断医院:广州中山三院:邹小兵;南京脑科医院:柯晓燕;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首都儿研所、北京儿童医院是业内比较著名的专业诊断医院。

实际上,各城市三甲儿童医院、妇幼神经内科/精神科/儿保科/心理科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