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努力2年,让7岁自闭症儿子融合入学

发布时间:2022-03-13 分类:育儿知识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129

妈妈努力2年,让7岁自闭症儿子融合入学插图-西米明天

都说自闭症孩子的干预,要趁早,那么,孩子年龄大了,还有干预价值吗?

下面来看看一个案例:

小齐是某三甲医院确诊自闭症的,那时他5岁,在诊室里,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认定这是个自闭症孩子。

5岁的他,没有任何主动语言;不和同龄人玩;总是逃避别人的眼神......综合小齐的表现,医生提醒小齐爸妈要尽快干预。

在与小齐妈妈交谈时,小齐妈妈很自责:“这些年,我多少能感觉到小齐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但没想到竟是自闭症,我当时应该早点带他去医院的。”

如今,小齐已经7岁了,已具备融合的基本条件。两年时间,小齐拥有如此大的进步,离不开妈妈的苦劳,那这位妈妈又是如何做到的?

一、做出一切努力

一般来说,学龄前(6岁前)是自闭症的“黄金干预期”,也称“抢救性康复”,而小齐已经5岁了,干预迫在眉睫。

为不耽误干预,小齐妈妈自己投身到自闭症的专业学习上,选择家庭干预与机构干预的方式,并让身边人一起投入到孩子的康复中,比如:小齐妈妈让爷爷奶奶一起参与到干预训练中;让老师帮忙指导家庭训练;让同龄小伙伴邀请小齐一起玩等,尽一切努力提升小齐的能力。

二、干预第一招:视觉提示

起初,小齐在机构干预,各方面表现得都挺不错,可是一回到家做干预训练,就不听指令,喊他不理,问他也不应。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齐妈妈学会了视觉提示的技巧。

那老师为什么要通过视觉提示来辅助自闭症孩子干预呢?原因在于,视觉提示可以加快自闭症孩子的理解与学习的速度。

于是,小齐妈妈就按照老师的方法在家庭干预中用上视觉提示。举个例子,当小齐一个人独处时,小齐妈妈就观察小齐在做什么,例如,小齐在画画,那小齐妈妈就会问:“小齐,你在干嘛呢?”随后,出示画画的卡片,教小齐说:“我在画画”;除此之外,妈妈也通过视觉提示教会小齐说我在看电视、我在吃饭、我在洗手等生活用语。

渐渐地,小齐开始拥有主动语言,并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走进自闭症孩子的世界

比起一味的功利干预,跟随孩子的兴趣进入他的世界很重要。

诸如,老师想通过搭积木的游戏锻炼小齐的手部精细动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小齐对积木不感兴趣,眼神一直游离在旁边的涂鸦游戏;于是,老师更换了游戏,小齐的专注力马上集中起来,不仅培养了小齐的兴趣,也提升了他的手部精细能力。

因此,抓住自闭症孩子的兴趣很关键,这也是老师一直建议小齐妈妈在家庭干预时也要透过自闭症孩子的兴趣来训练,这样会让干预更加有效。

写在最后

小齐已经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了,尽管他和同龄小朋友存在差距,语言能力不是那么好,上课会走神,无法持续专注,但是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最后想说,孩子确诊自闭症了,哪怕错过了“黄金干预期”也别放弃,积极的干预训练会改善孩子的各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