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配对训练教案:配对是察觉两种物件或物种概念之间“相同”的能力
分类:认知理解
自闭症儿童的配对训练教案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孩子们提高感觉认知能力和物体辨识能力。以下是对原有内容的扩展和丰富:
一、训练前提:
- 自闭症儿童能专注于活动。
- 能拾放物件。
- 理解简单口头指令。
二、孩子特性:
- 自闭症儿童在视觉辨认方面比较敏锐,一旦理解配对的概念,能快速掌握视觉上的物与物之间的配对。
- 由于难以理解抽象概念,触觉、听觉和味觉等感觉可能过于敏感或反应过弱,因此多让孩子运用不同的感觉进行配对,有助于掌握概念,增强学习效能。
三、训练拓展:
- 数量从一对一的比例开始,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能力逐渐增加物件数量及比例。
- 配对的物件差异应较大,能明显辨认出物件之间的不同,然后逐渐增加物件的近似度。
- 先从较具体及明显的范畴开始(如颜色、形状等),然后是感觉的辨认(如听觉、触觉等),最后是变化较近似的形象化项目(如符号)。
四、注意事项:
- 每次拿出物件时,强调物件的相同特质,建立“相同”的概念。
- 对于能力或动机较弱的孩子,配对成功后给予即时奖赏,以增强成就感和工作动机。
- 进行味觉、嗅觉、听觉的配对活动时,选择孩子已能辨认及有基本认知的物件。
- 如果孩子没有掌握配对的技巧,通过环境安排突出要配对的物件,如桌上只放一个物件。
五、生活应用:
-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进行配对技能的训练,如穿袜子、找相同的食物等。
- 掌握基本配对技巧后,可以使用纸牌游戏如扑克牌等进行配对训练,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变化,强化配对技巧。
六、扩展活动:
- 制作配对卡片,包含不同颜色、形状、图案的物件,让孩子进行配对游戏。
- 设置障碍物,让孩子在寻找配对物件时增加难度,如在桌子上放置其他无关物件。
- 创造情境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练习配对技能,如找到故事中描述的相同物品。
通过这些扩展和丰富的活动,自闭症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通过各种感觉来识别和配对物件,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专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