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存在专注力差、自理能力差、言语迟缓、手部精细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家长们每天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想要帮助星娃们改善,但无奈的是,星娃们不是“找借口”逃避学习任务,就是干脆两手一摊,不想学了。
儿童厌学的不良影响我们了解了,但为什么儿童会出现“厌学心理”呢?对于自闭儿童来说,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情绪困扰如果不能得到家长或老师的及时关注和处理,可能会抑制儿童的心理潜能,加重其学习负担。那么,当儿童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的学习状态,严重时便会诱发他们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厌学心理”。
此时,如果家长还对儿童一味要求、缺乏支持,无法很好地解读和照顾儿童的情绪,那么儿童长期处在失败状态中,学习动力便会下降,这样又会导致家长更加“急功近利”,甚至表现出急躁,压制和强迫的行为。一旦干预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自闭症儿童的厌学心理便会变得越复杂和严重。
除此之外,有的家长由于太渴望星孩摆脱自闭症了,因此在干预过程中不断地给儿童加压,一旦达不到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儿童心理受到伤害,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总的来说,自闭症儿童的“厌学心理”不仅仅与自身因素有关,与家庭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只有认真分析自闭症儿童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帮助儿童克服厌学心理,将“厌学”扭转为“乐学”。
因此,在给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应降低期望值,切忌急于求成,一定要根据儿童的现实情况,按照儿童的进度循序渐进。只有遵循科学规律,稳扎稳打的推进,才能让儿童真正的掌握要领,不断进步。
因此,多注意和多鼓励儿童身上的进步,少谩骂和讽刺;多表扬少批评,让儿童多体验“成功”的滋味,而不是反复体验“失败”的痛苦。儿童哪怕只是取得了极其微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及时鼓励,包括赞美(如“太棒了”“好厉害”)、微笑、鼓掌、竖大拇指等的方式予以肯定,提高星孩坚持学习的动力。
在枯燥的学习任务中加入游戏,可以让儿童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轻松自如地投入学习生活,避免其产生厌学情绪。
自闭症儿童的这些情绪反应过度或不足,在学习上都属于一种逃避学习活动的退缩性心理反应,它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我们家长需要密切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并及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