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只会哭不懂用语言表达?3个步骤,开启“说话”之门

发布时间:2022-03-17 分类:育儿知识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252

孩子遇事只会哭不懂用语言表达?3个步骤,开启“说话”之门插图-西米明天

小雨是一名中度自闭症儿童。平时很安静、乖巧,但是一旦小雨有需求或者表达的意思对方不理解的时候,就会立刻出现大喊大叫、哭闹的行为。比如,想要的玩具拿不到,哭;不想吃饭,哭;搭积木搭不上,丢东西、大哭......

对此,小雨的爸妈头疼不已,同时也疑惑:孩子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非得要大哭大闹一番不可?今天,我们就小雨这个问题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那些“说不出口”的情绪。

一、孩子的情绪为什么总是“说不出口”?

处在一定年龄的儿童,虽然本身语言表述比较单一,词汇量有限,但是大多数普通儿童仍会运用现有的语言能力尽可能地去交流,去表达自己的诉求。

然而,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交往障碍和表达障碍,这个问题不仅直接阻碍了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会沟通与交往,还严重阻碍了儿童融入社会和技能的学习。

所以,与普通儿童相比,让自闭症儿童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可能真的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可是自己真的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又不懂得如何和爸爸妈妈说,那么怎么办呢?哭、闹、扔东西,让爸爸妈妈注意到我的情绪变化、我的行为举止,这样他们应该就能理解了吧?

按照上述这个逻辑去思考的话,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小雨包括大多数没有语言能力或语言能力较差的孩子会有那么多情绪行为。

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说不出口的话,全都化作情绪行为表现出来了,并且成为了一种可以代替语言的特殊沟通方式。

儿童将情绪和想表达的意思全部集中在行为上,因此,我们才会见到孩子不管是想要玩具还是不想要睡觉,都只有类似的行为,就是大哭大闹。

二、“说不出口的情绪”危害大

当“哭闹”成为了孩子表达需求的一个出口,以此来得到别人的关注,这种表达方式非常不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自闭症儿童仍无法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仍然通过表现出急躁、易怒,或者低落、焦虑等情绪,或者通过打人、扔东西等方式来代替语言进行表达,那么儿童的情绪及问题行为也将会变得复杂和严重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养成,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

因此,及早正确引导和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问题来了,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打破“说不出口的情绪”,开启说话之门呢?

三、3个步骤,帮助孩子开启“说话”之门

1、第一步:识别情绪

情绪识别是情绪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情绪训练的第一步。

家长可以通过使用相对应的表情图片,一边描述一边引导儿童将各种表情特征表达出来,比如笑的时候“眼睛弯弯”“嘴巴弯弯”,或者给儿童展示一组表情图片,引导儿童判断哪些图片中的表情是“笑”,哪些图片中的表情是“哭”,并挑出这些图片。

2、第二步:体验与理解情绪

通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儿童初步掌握“笑、哭”等表情特征后,这时还需要进一步体验和理解该情绪的含义。

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是,给儿童一面镜子,让儿童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如果孩子在笑,那么可以结合“笑”的特点描述告诉孩子“看,现在的你在笑,所以眼睛弯弯、嘴巴弯弯”,同时告诉儿童:“笑,可以用高兴、开心等词语来表达。当你看到别人这种表情时,他的感受也是这样的。”

3、第三步:表达与释放情绪

最后一步,也是让别人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关键一步。这一阶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让孩子学会运用图片、肢体动作、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等形式去表达情绪。

比如,高兴的时候可以拍拍手、抱抱身边的人等;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去操场跑步、涂鸦等。待儿童体验完这种释放情绪的方式后,告诉儿童这样释放情绪的方式,不仅会使自己感觉更舒服,别人也会知道自己行为的产生原因,从而更加理解自己。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除了可以帮助儿童直观地认识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情绪,并知道这些情绪所代表的含义,在情绪表达方面,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会运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或者其他正确的行为来取代哭闹、扔东西、打人等不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说在最后

自闭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其中一些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自身的情绪不被理解、难以释放,导致儿童采用更激烈的、不被社会所认可的方式表现出来。

因此,家长通过教会儿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和释放情绪,即便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弱,也能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只会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