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方法:孤独症社交故事全攻略

发布时间:2023-01-22 分类: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83

自闭症康复方法:孤独症社交故事全攻略插图-西米明天

在使用社交故事前,我们要先观察孤独症儿童面临的困难并作详细记录,比如,孩子在各方面的限制、对社交理解有什么样程度上的困难、对情境的转换上面临着什么样的理解障碍、对文字理解程度如何等等。有非常多的一线特教们在孤独症干预治疗中使用社交故事,它有效、轻松、受儿童喜爱还被美国国家自闭症中心认证为「14个成熟的干预方法」之一。

接下里我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社交故事是什么?它的优势又是哪些?

什么是社交故事

社交故事(social story)又称为社会故事,是1991由美国自闭症儿童教师 Carol Gray 提出的概念, 1993 年再提出以社会性阅读(social reading)作为社交技能教导的一种整合性策略,藉着社交故事增进自闭症儿童了解所面对的社交处境,减少不适当的反应,让他们主动、自发地对处境作出反应(Gray and Grand, 1993),当时主要是以文字描述社交情境、技巧或观念的故事。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认知和社交技巧,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去再现一个情景,以此提升一些小朋友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行为、达到更快、更有效的和他人沟通、互动。

举 例 说 明

为什么吃东西前要洗手?比赛中输了怎么办?为什么要排队;怎么可以其他小朋友愉快地玩耍;怎么学会分享好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等等。

类似这些问题,只要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可以达到的,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去创建社交故事,并且是创建“私人定制”的社交故事去教会他们这些道理。

简单概括就是,社交故事就是一本故事书,我们和孩子通过阅读这本故事书,让孩子感受到和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和内容。通过这样生动的展现方式,让孩子get到我们想让孩子提升的技能。

我们还可以将图文结合,图片可以是孩子自己的照片,或者是他生活场景的照片,这样会让孩子更加身临其中,更加有真实感,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

这样一来,孩子在读这个故事书的时候,就会慢慢发现:

“哎呀,这不就是我吗?”

“对哦,我可以这么做”

以上就是社交故事的第一个优势:图文结合,生动形象。

社交故事其他优势

故事可以为孩子展示一个行为会产生的后果,让孩子知道如果做了这个行为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比如说:

你想告诉孩子不要松开爸爸妈妈的手,突然跑到大街上呀!又或者在商场里面逛的时候,要跟紧爸爸妈妈,不然可能会找不到。

这些事作为爸爸妈妈来说,肯定不愿意真的去实验一下,对吧?

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社交故事,用图文的形式去告诉孩子,虽然咱们当下没经历这些。

但是爸爸妈妈会通过和孩子阅读这样一本制作好的社交故事来向小朋友展示:当你选择这么做了,可能会发生什么,让孩子从这本书中看到这么做的后果。

这就是社交故事超级棒的优势,爸爸妈妈不受当下情景的局限性可以让孩子生动、形象地学习。

讲到这里,社交故事它的概念与意义,你明白了吗?

那么现在咱们来用一个简单的小例子,让大家在脑海中对社交故事有一个更加具体的理解吧!

社交故事-生气了我该怎么办?

01.有的时候我会生气,还会发脾气;

02.发脾气的时候,我经常扔东西、打人或者大哭一场;

03.但是,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就会有麻烦,别人也再不愿意做我的朋友了;

04.当我很生气的时候,我可以深呼吸,我可以告诉老师,我要休息一会儿;

05.我还可以走一走,喝口水,或者低头静一静;

06.生气的时候,我可以用我的话告诉身边的人:我现在不开心,可能等一会儿就好了。

你看,这个例子是不是非常的简单直白,但是在这几句话中爸爸妈妈要注意,社交故事是非常有逻辑的。

第一:在设计故事时,先阐述孩子的当前情绪、行为:生气、开心、难过、哭闹等等;

第二:设计一个符合当下故事的情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第三:再进行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第四:给予孩子正向的做法“我可以如何去做”,那么当他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就可以这样去做。

不仅为小朋友展示了自己行为会产生的后果,而且用图文教会了小朋友可选的合适的替代行为,读的过程就是get的过程。

讲到这儿,我要考大家一个问题:社交故事是不是只能教社交相关的行为呢?NO!当然不是了!首先,在社交行为方面,我们确实用的特别多!

比如:如何交朋友,如何分玩具给弟弟,游戏的时候输了怎么办?或者是我玩游戏的时候出现了不好的情绪怎么办?等等。

那除此之外呢,我们还能通过社交故事教什么?独立自理,规则纪律,都可以用社交故事的方式来教。

社交故事:为什么要排队

故事设计:

很多时候都需要排队,因为排队是素养与文明的表现;

妈妈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付钱会排队;

爸爸在车站买票的时候,也会排队买票;

当老师要我们交作业的时候,小朋友们也会排队交作业;

如果我也排队等着交作业,老师会称赞我做的很好。

老师和父母在编写社交故事时,要先确定孤独症儿童最需要学习的社交行为,以及孩子在进行这个社交行为时最困难的地方,符合孩子的自身能力,采取个性化的编写,用简单易懂的文字配上辅助照片协助孩子理解,通过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社交故事小结

一切正向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用社交故事来教。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社交故事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只是用一个小故事的方式呈现小朋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事情的因果联系,以及相对应的社交行为。所以,不管是什么技能,只要是我们想教会孩子的、对其有益的行为,我们都可以采用社交故事的方式来教,没有局限。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用社交故事?

这个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过关。刚刚给大家看的社交故事的例子,需要孩子可以理解图中表达的内容。比如,她能明白发脾气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孩子能够理解到这个故事在说什么,以及故事从头到尾的逻辑性。这两个能力过关了,我们才可以采用社交故事有效地去教孩子、帮孩子提升各方面能力。

运用不同的社交故事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能促使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所处环境。通常来说,随着干预的进展,家长或老师会渐渐改变社会故事训练的方案,这个改变在时间上是有要求的。这样有利于看出哪些环节在训练的哪些阶段影响着社会故事训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