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籍《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不如陪孩子聊会儿天

发布时间:2023-01-31 分类:育儿书籍 浏览量:76

育儿书籍《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不如陪孩子聊会儿天插图-西米明天

做过父母的人都有感触:跟孩子聊天谈何容易,尤其是敏感期和青春期的孩子,说着说着就变成了重复和说教,甚至会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

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一书中,亲子教育专家田道根博士告诉我们,要想和孩子有话聊,请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对话习惯吧。

如果你总是冷着一张脸,孩子永远不会对你敞开心扉。

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提问对话法

田导根在《跟自己孩子聊得来》里说的“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提问对话法”,提问能让孩子灵活运用自身的能力找出答案,并在这过程中学习成长。

好父母都善于提出好问题。好问题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也不要重复说同样内容。

比如我的提问“为什么秋天树叶变黄了”,简单易懂,孩子瞬间就能抓住问题核心,从而做出回答。

但如果你过多描述问题“为什么到了秋天,树上的树叶就开始变黄,还哗啦啦的落了?”孩子可能无法抓住问题核心,不知从何回答。

当然这个提问要跟孩子能力匹配,年纪大的孩子,你提问稍微复杂点,他可能也能理解,但尽量简洁明了。

提问后给孩子5-15秒的思考时间,不要催促他马上回答。如果孩子磕磕巴巴答不出来,给他线索提示,或者用类似问题引导他。

孩子的回答可能缺乏条理,父母不要露出失望神情,要鼓励他“换个思路”。

爸爸先要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童年的养育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爸爸的养育方式,再加上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对待孩子的成长都显得太匆忙。

如果爸爸希望跟孩子聊得来,首先要观察一下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审视自己的养育中,是不是这些问题都做得挺好:

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唠叨;不把自己的错误转嫁到孩子身上,从不反复斥责他;从不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对待他;孩子遇到困难时,会经常激励他。

经常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就能不断吸取经验。

如果爸爸一味地对孩子说教,就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变得通过观察爸爸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时孩子培养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所以,爸爸需要为孩子做的就是教会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别人的赞扬或观点来做判断。

能做到这些其实相当不易,但如果我们能经常意识到这些问题,加上刻意的正面引导,慢慢地,孩子就会把爸爸当成朋友,愿意倾诉一切。

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当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的时候,父亲可以通过“第一人称传达法”来纠正孩子。

第一人称传达法的意思是父亲将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感觉客观且直接地告知孩子。

比如,孩子在父亲的工作台上玩耍,把工作笔记弄破了。这时候父亲可能会说:

“你能不能不在这里玩,我不是说过不许在这里玩吗?你能不能安静一会儿”。

这些句式都是以“你”为主语的,这是“第二人称法”。把主语从你换成我,就可以变成:“宝宝,我的笔记本被你弄破了,我觉得很烦恼”。

这样,孩子听来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第二人称的句式往往有更多的批评、指责和命令的意味,而第一人称法则让孩子关注到父亲的感受,减少了抵触情绪,双方更容易进行有效地沟通。

写在最后

作者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书中,一直强调的是:

懂得再多的育儿道理,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孩子聊会天来得实在。

确实,陪孩子时间最长并与孩子互动最多的人,对孩子的影响力也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妈妈一定要爸爸参与到育儿中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