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怎么思考:视觉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12-30 分类: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136

孤独症儿童怎么思考:视觉发挥重要的作用插图-西米明天

孤独症儿童用什么思考?

“一般的人都是用语言来思考‚而我是用视觉图片来思考。——坦普尔

母语对我来说就像第二语言。我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翻译成彩色电影。

当有人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像在播放一段有声音的视频,他的话马上就变成了图片。

“我对狗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基于我认识的每一只狗的具体形象

“狗”这个词对我来说,相当于的我看过的各种狗的外观总和,而这一概念将不断扩大‚因为我将把新的狗形象”样本“保存在我的记忆中。

我是记忆一个严格的总图像序列

我看到的图像总是具体的,没有一个一般化的概念。

阅读时我常常把书面词汇翻译成彩色电影,或者我将书页的影像‘拍摄’下来存在大脑中。当我回顾材料,我可以头脑中看到页面的形象,然后我可以像录音机读取磁带一样读取页面上的单词。”

上文的作者坦普尔是一位专业的畜牧农具设计师,她是伊利诺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学系的教授。

而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位高功能孤独症患者。

在她的叙述中,清楚的表明了孤独症患者很可能有着一种与普通人不同的语言信息处理模式,而在这一模式中,视觉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普通儿童回忆词汇时,更容易回忆出语义关联。孤独症儿童只按照词汇呈现的时间顺序回忆词汇,难以运用语义的关联性来回忆词汇。

理论界部分学者用原型理论,解释儿童关于语言、语义和认知间的链接机制。

所谓原型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在大脑记忆中,概念与其典型共同存储。即:

当你让一个儿童举例两个动物,大部分普通儿童会说猫狗,因为猫狗是日常中动物的典型。

但当你问一个孤独症儿童,也许他会说出让你吃上一惊的答案,比如蚰蜒,或者猞猁。

为什么?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孤独症患者的大脑不同分区的发育不均衡。

孤独症患者在生命早期常常出现大脑远超常人的过度生长,这种过度生长对孤独症个体的多个脑区造成了损害。

很多研究表明,自闭者患者可能同时并存脑神经“局部联结过度”和“长距联结不足”,尤以脑区内部出现短距白质联结过度以及额叶内部的过度联结最为严重

就顶叶、枕叶等低级功能脑区来看‚由于存在异常的过度联结,同时又无法接受高级统整脑区—额叶的监控和抑制‚,其高级的统整能力包括社会、语言、情绪等将大大受损。

另一些研究也指向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体系中视觉的重要作用。

自闭者患者的脑激活模式中,局部的视觉中枢以及威尔尼克区等较低级语言功能脑区出现了更多的激活,而具备语言整合功能的布洛卡区出现了更少的激活,并且不同脑区之间如布洛卡区与威尔尼克区之间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之间协同更低、功能联结更弱。

参考资料:《汉语孤独症儿童视觉性语义理解机制的探索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