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避免陷入惩罚误区?

发布时间:2022-03-11 分类:育儿知识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147

 

家长如何避免陷入惩罚误区?插图-西米明天

惩罚,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对矫正儿童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当儿童犯错误后受到适当的惩罚,虽然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但却可以让儿童明白有过失就要对此负责,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此外,适当的惩罚教育也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适当的失败和挫折。从而有利于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

不过,很多时候惩罚教育也会使得儿童缺乏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惩罚教育还可能会使儿童模仿大人的这种暴力行为,并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因此,合理地对儿童采取惩罚,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家长对儿童进行惩罚教育时陷入误区,以下建议给家长们一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为惩罚而惩罚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并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之所以要实施惩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并逐渐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对儿童采用合理的惩罚手段,而不是只罚不教、以罚代教,对儿童实施不合理的惩罚教育。

2先进行说服教育

当儿童犯错误时,家长大可不必直接使用打、骂等惩罚教育,可以先对儿童进行说服教育。如果使用传统的说服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时,再采取合理的惩罚教育,让孩子对自己不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错误的改正,防止或减少儿童不良行为再次发生。

3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

不论儿童犯了什么错,家长对待儿童的方式只有惩罚教育,秉承着“只要孩子犯错,打一顿就好了”的想法,那么对儿童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家长不妨将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例如沟通、感化、引导、说服等教育方式。科学、灵活地使用这几种教育手段,可能更能够对自闭症儿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写在最后

家长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也要注意惩罚的适度性。许多“狼爸虎妈”在对孩子实施体罚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最终酿成悲剧。比如惠州一位“虎妈”因5岁女儿“不听话”,对孩子进行毒打,导致其从阁楼摔下,最终停止了呼吸。

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并且,当儿童对自己不道德行为有所认识时,惩罚教育就应该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