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和游戏的发展(模仿游戏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2-04-09 分类: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浏览量:161

模仿和游戏的发展
虽然在治疗课程中,需要针对所有发展目标进行集中教学,然而丹佛模式中有五个发展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模仿、非语言交流(包括共同注意)、语言交流、社会交往和游戏。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五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①它们属于儿童期孤独症患者特有的基本性损伤;②它们是年幼儿童社交学习的基本手段。除游戏外,其他几方面作为社交学习的基本手段贯穿人的所有年龄段。接下来主要讲述应用共同活动常规进行模仿和游戏的教学方法。

模仿和游戏的发展(模仿游戏的特点)插图-西米明天

教学模仿

模仿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学习手段。一旦我们观察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事,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理论家称之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把它变成自己的技能。模仿不需要刻意为之,我们通常下意识地自发仿照他人(变色龙效应),这个过程称为模仿。由于我们具有模仿能力,使得我们更容易传达情感和技能,甚至可以将想法从个人传递给社交伙伴,并实现跨代传递。模仿是文化和语言学习的基础。通过脑细胞镜像神经元,我们的大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模仿建立网络联结,仅仅通过观察,就可以在其他人的动作与我们自己的动作模式之间建立关联。

 

模仿行为发生于多个领域

我们通常认为模仿行为涉及伴随物体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它涉及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为。通过面部模仿,孩子模仿他人的表情,促进情绪的协调。通过声音模仿,孩子逐渐发出和掌握新的语音和词汇,这些将构成孩子口语的基础。通过手势模仿,儿童掌握了使用手势交流的能力,并且能够利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交流动作。通过模仿操作物品的行为,儿童扩展了思考能力,了解人类如何应用物品与世界相互作用,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伴随工具的模仿,孩子准备扮演包括工作、娱乐、日常生活在内的成人角色。

  模仿行为还涉及轮流交换,这种模式是指学习者角色的更替或互换。在游戏互动中,幼儿和父母视模仿为分享相同主题的方式,精心地利用他们的模仿行为保持对游戏的兴趣。幼儿之间模仿交流中发生的这种轮流、情境和变化类似于成人之间的对话结构。因此,在儿童掌握足够的语言进行对话之前,游戏中的模仿能力在会话结构和一些语用学规则的构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孤独症患者的模仿行为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有限。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很少模仿他人的语言、手势和行为。模仿能力的缺乏使他们的学习机会显著减少,如果这种缺乏持续存在,将成为孤独症儿童从父母、老师、治疗师或其他儿童那里获取学习能力的巨大障碍。我们不知道孤独症儿童为何存在如此多的模伤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有能力学习模仿不同领域存在的多种行为。由于模仿能力在社交、语言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孤独症儿童模仿能力的建立是ESDM干预中最核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设立了以下几个目标:①操作物品动作的模仿;②不伴随物品的身体运动模仿,这方面涉及肢体动作的模仿;③口部面部模仿;④声音和词汇的模仿。对于模仿能力的教学,我们推荐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