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学计划和框架(十二):整理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11 分类: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浏览量:261

制定教学计划和框架(十二):整理活动插图-西米明天

每次活动后,都需要将物品整理好并收拾干净。整理的环节很重要,因为整理的最初目的是让空间相对宽敞,这样你在开展活动时,可以保证孩子的注意力不会被其他东西吸引。开始治疗的时候,治疗师整理物品,无非就是把这些东西放到一个更大的箱子里,然后移到一旁。当孩子们开始乱动周围的东西时,你就得快速地把东西收好,才能保证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整理的另一个目的是增加活动的难度,为你提供更多的教学机会。先打开箱子,把东西放进去,再把箱子盖起来,然后搬到存放的地点。可能需要根据形状或颜色对物品分类。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将提供一次语言教学机会,同时训练认知技巧,包括分类、配对、轮流拿取和角色分享。在将物品放进箱子时,可以让他们练习数数。语言练习会自然地穿插在整理过程中,比如:“把积木给我”“把锤子放到箱子里,然后把箱子搬到书架上”等。整理的过程也是训练分类和配对的自然过程,而对于部分治疗师而言,“创意包装”则包含着很多分类和配对的概念。各种认知配对活动都可以通过整理活动实现:物品分类(盘子放这里,汤勺放那边);识别颜色(将彩色盖子盖在橡皮泥容器或记号笔上,然后将它们合起来);识别代表物品的图片(用图画标记容器或盖子:钢笔在这边,铅笔在那边;圆形木块在这边,方形木块在那边);区别大小和形状(大的动物在大盒子里,小动物在小盒子里)。

 

整理的第三个主要目的是锻炼时间排序及规划能力。整理包含时间排序——首先这个,然后那个:我们首先整理,然后开始新的游戏;我们首先把物品放在箱子里,然后把箱子放在架子上。在时间排序中,我们告诉孩子未来时间的概念:“我们整理好积木后该干嘛呢?”“下一个是什么?手工还是三轮车?”“你想拿橡皮泥做什么?”“今天你想读哪一本书?”“我们要不要给这个孩子洗澡?”这一类的口头期望可以让孩子想象未来的行为,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整理过程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下一个游戏计划提供机会。孤独症儿童非常关注当前的情况,当他/她的注意力被视觉或听觉刺激吸引时,就会从一个游戏转到另一个游戏。整理活动要求孩子抑制将注意力跳跃、转移到其他东西上的冲动,让他们等待并为当前的认知计划努力工作。如果孩子明确表达了想要进行另一个游戏的欲望,那就让他/她把新(游戏)目标牢记于心中或记在工作备忘录中,同时将他/她的思绪带回来,继续完成整理工作。

这种牢记新目标并为之等待,同时完成其他活动的行为,需要掌握非常特别的认知技能组合——执行功能技巧,这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机能,包括牢记目标及为达到新目标而安排一系列行动步骤。执行功能技巧由额叶调控,而孤独症儿童的额叶通常受到影响,尤其是年长的儿童。整理过程中所包含的基本序列涉及关键的执行功能技巧:制定目标、工作记忆、目标形成和定势转换。

制定教学计划和框架(十二):整理活动插图-1西米明天
在收起玩具时,整理过程还提供了复习刚刚发生的行为序列的绝佳机会:“我们刚刚拿卡片做什么呢?”“首先给它涂颜色,然后把它剪成一片一片,再涂上胶水,然后撒上亮片”“现在它们正在变干”,这就为孩子提供了描述的方法,这样他/她就可以和其他人分享。

 

整理的第四个目的是促使语言成为自我调控的手段。整理过程中,成人应用语言进行自我调节,为孩子做示范。用简单的语言伴随每个步骤:首先这个,然后那个;做完这个,再做那个。成人为孩子提供一个脚本,孩子可以随后学习,并将之用作自我调节和计划的手段,这就是内化语言的重要功能。

整理的最后一个目的是为希望回归家庭或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做好准备。在集体教学状态中,整理是游戏与游戏间过渡的重要环节,在这当中,期待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独立执行整理功能。在治疗环节中,我们通过培养孩子适当的整理能力,开始下一个环境的教学。